与 Linlin @SunLilin 相识是在 X 社交平台,大家都痴迷于对Crypto Payment的探究,看到了Blockchain/Crypto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潜在影响,如同我眼前冉冉升起的这片朝阳,正慢慢点亮广阔无垠的塞伦盖蒂草原。
Lilin 与我分享了他在2023年4月9日写的这篇文章,在征得同意后转载于此。
在与Lilin 短暂交流和文章的字里行间,能够看到他的深刻和博学。Lilin说这只是拾人牙慧,我说我来继续接力,“总有某一个人点亮某个阶段前面的路。我们的最佳选择就是跟随诸多先贤的脚步,行在高处,审慎的践行理念的力量。”
Blockchain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交易的全部构成(支付-清算-结算)进行重新审视和处理,我们由此不会再束缚于传统银行/支付体系,意识应该发生转变,用一种更为根本的方式去思考:什么是Crypto Payment?如何通过Blockchain来构建全球支付,以及支付中的信用?面对全球性的支付体系,又应该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治理?
这篇文章仿佛是Lilin与Dee Hock前辈在时空交错之间的对话,为那些疑惑指明方向,为这些方向带去信念的力量。
以下,enjoy: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2017年底,因为之前参与某中央证券登记机构的区块链业务平台,曾与SWIFT交流过区块链技术,受邀参加SWIFT中国区年会来做一个区块链技术的专题报告。在从东向西的四个小时飞机旅行中,又顺便重读了《One From Many-Visa and Rise of Chaordic Organization》,中文译名为《隐形VISA:面向未来的混序组织》,作者是参与筹建VISA并出任第一任CEO的Dee Ward Hock。
2007年刚进银联战略部,恰好翻译过Visa内部的文档,名为《理念的力量》。当时互联网/移动支付创新战略的布局和思考也都是基于Visa/运通的战略对比起步,深受Dee Hock前辈们的理念影响。时隔十年重读此书,才发现在“去中心化”的Blockchain/Crypto视角下,很多他的思考和表述竟然如此深远的穿越了历史。恰逢此时平流层上的阳光穿越舷窗,照在书页的字里行间,有深刻的感动涌起,只觉得此生若专心做好支付清算这一件事,也就心甘情愿、庶几无愧于己了。
他在后来总结过一段话:
“Visa真正并且持久的成功将会属于两件无可比拟的事情:
a. 与不同伙伴间合作关系的质量;
b. 多大程度上成功地为社区整体提供服务以及提供更大的利益。”
这应该算是当下所谓“社区高于代码”在五十年前的注疏版本。那个年代Visa也还不叫Visa,一个新的全球电子支付网络在筹备多年之后,也逐步带动了数据中心、POS终端、信用卡等多项创新技术与业务的兴起,其历史性的创造与建构从历史的路径积分来看,遥遥领先于中本聪/赛博朋克们创建的电子现金,更不用说后来的Blockchain/Crypto浪潮了。
如同“自由并非代代相传,每一世代的个体都必须不断捍卫并奋力争取”,对于绝大多数基本问题的探求和常识的获取也是如此。世人皆知KK失控/主权个人/网络国家/可编程货币等等时鲜新品,Visa的创始人Dee却被大众遗忘,潜藏在时光的角落里。
Dee这一生以Visa网络成功求索、验证了诸多理念和判断。包括但不限于:
a. 什么是货币? 什么是货币的“价值交换网络”?
b. 什么是“去中心化”?何等的机构可以成为“去中心化组织”?如何治理一个去中心化组织?
这两个问题在今天被表达为Web3世代的核心特征,既Crypto和DAO。
基于《理念的力量》与《混序》两本书略作整理,汲取部分精华,稍加评点。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先贤完全奠定了完整的路径,但总有某一个人点亮某个阶段前面的路。我们的最佳选择就是跟随诸多先贤的脚步,行在高处,审慎的践行理念的力量。
注:以下以“DEE”开始的段落代表原书中引述文字;以“Lilin”开始段落代表我的个人评述。
(又:其实何须评点,真理就在字里行间。)
1. 关于货币
DEE:“如果大部分数据开始移动得像电子脉冲 — — 无线电波 — — 甚至光束那么快,那又将如何呢?很明显,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地加快步伐。我们的陈旧观点逐渐消失,传统观念开始转变。这使得我们好像是以不同的眼光,甚至是以不同的心态来看待事物,更甚至于对前二者有所超越:是以不同的意识来观照万物。这简直太让人振奋了。”
DEE:“金钱将会成为以有规律的能量脉冲为表现形式的字母性数据,并将以光速通过整个电磁光谱的无数路径向全球范围移动,而且成本微不足道。任何机构若能移动、操控及保证这种以有规律的能量为表现形式的字母性数据,同时这些由字母性数据作为等价测度与交换中介被大家普遍使用和信赖,那么,这类机构就是银行。我们还可更进一步说,金钱的这些内在属性有可能会导致一种新形式的全球货币的生成。”
Lilin:由此诞生了不同的“字母性数据”的货币,也有不同的“等价测度与交换中介”。在我们曾经欢呼雀跃但又早已习以为常的“网络/手机银行”时代,有银行/支付机构作为代理人来记录、保管、转移货币。但Blockchain改变了一切。
DEE:“如果电子技术继续发展,那么,似乎显然易见的是,200年来银行业对货币的保管、借贷及交换的寡头控制,将会无法挽回地被摧毁掉。国家对货币发行和控制的垄断权也将受到侵蚀。银行或政府在传统上也许是人们最后所凭借的清算者 — — 数量庞大且日益增长的货币价值转移业务的最后处理者。但这并不要紧。在新的系统中,优势将会落到那些组织上,它们最为擅长处理和保证以有规律能量粒子为表现形式的字母价值数据。”
Lilin:尽管Dee并不能预见全部的技术创造,但仍然给出伟大的猜想:以Blockchain为代表的新形态基础设施及其组织确实是“最为擅长处理和保证”价值数据“,而”有规律能量粒子“则以Crypto/Token的形式出现了。
2. 关于信用卡及其业务本质
DEE:“我们所从事的信用卡业务的本性是什么呢?信用是否真的就是我们业务的本性?当顾客递给商家一张塑胶卡付帐时,这种交易的实质是什么呢?很明显,它表示商家愿意把商品卖给那些希望购买其商品的预期的客户。就这一点来说,信用卡取代了驾驶证、社会保障卡、身份证或者其他用于确认身份的手段。这样,信用卡第一项主要的功能就是让卖者认同买者,也让买者认同卖者。”
Lilin:Dee善于第一性的思考业务本质。不管表现为何种交易终端、介质和形态,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双方的“信任“和”履约“。信任的背后则存在一系列的”授权“或”委托“,也存在针对交易双方的”验证“。是不是很熟悉?Don‘t Trust, Verify It!
由此又展开了第二个问题,现有的金融系统为什么是“中心化”的?因为能够得到“信任”的机构,作为被“授权”/“委托”的对象,必须符合若干资质或者凭证,即所谓“持牌机构”,所有的金融游戏都是在这些机构之间的“机构间”业务,而各种原因无法获取牌照的机构,当然无法列入其中。回到每一种交易的原初,大家当然会选择自己信任的“代理人”,而不具备资格者则天然会试图颠覆与革新,是为所谓的“金融创新”。
但实际上金融体系又早已是“去中心化”的,范围局限在机构之间,为了避免单一机构完全掌控全部交易,从而篡改/伪造/毁坏交易本身,需要解耦金融机构。去中心化的前提或者本质就是对于“授权”/“委托”双方的本体和agent,认定其风险责任主体,并不断的解耦其交易关联。让“信任”变得更加“简单”和“面向对象”。“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实际上,“因为简单,所以信任”。
DEE:“显然,信用卡保证了买卖双方都能安全地交换价值: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务,顾客在销售票据上签字确认,而此票据则被商家储存以作为货币赊欠的凭证。卖者收到的货款是当地的货币,而买方日后也是以自己本国的货币付帐。可见,信用卡的第二项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价值数据的保证者。”
DEE:明显地,信用卡系统保证了买卖双方不必了解彼此的语言、法律、货币、习俗或文化,即可启动交换机制。事实上,很多发卡银行允许客户在交易后的一段时间内支付款项(银行界的行话叫做“延期信用”),但这不过是一项辅助性服务,而非信用卡的主要功能。当把信用卡放到读卡机上刷卡时,只是创造了一项以字母性数据为形式的金融信息 — — 取代了纸和笔。由是观之,信用卡的第三项主要的功能就是价值数据的创造和转移。
Lilin:Blockchain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交易的全部构成(支付-清算-结算)重新审视和处理,让我们忘掉Layer0/1/2和密码学当中的各种技术噱头和看似层出不穷实则老调重弹的概念们,从业务本身出发,才会有生态的真正繁荣。回头看,不会有人记得3G前夜WCDMA/CDMA2000/TD-SCDMA那些繁复精巧的概念,大家只关注我的外卖几点到。而尽管当年国贸的3G大会之一票难求,远超今日的共识大会和各种Web3峰会。
DEE:当我们抛弃传统的观点并对关于现实的机械性模型提出挑战时,我们就不再受银行业与支付系统既有行话的束缚。届时,我们就会用一种更为根本的方式去思考,而另一次的意识转变也会随之出现。现在看起来这种想法似乎既普通又显而易见,但那时却颇具启示性。我们所从事的并不是信用卡业务。“信用卡”这一称呼来源于银行业的行话,它其实是一个误称。这种卡只不过是负载有作为货币价值交换的符号的一项工具而已。它以一张塑胶卡的形式被采用,也不过是时代和环境因素的巧合罢了。我们真正从事的其实是货币价值交换的业务。
3. 关于支付清算网络
DEE:“老猴子思维和我开始急速地将这些零碎的思绪凑合在一起。如果我们的业务是保证和处理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价值交换,那么买卖双方会在何时何地进行交易呢?由于现代交通的发达使时间极大地缩减,买方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出现,遍布全球,不分昼夜。随着型录邮购和电子市场的发展,卖方无需亲自现身就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向顾客提供商品或服务。因此,对以电子形式出现的价值交换的需求将会在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随时在全球的任何地点产生。”
Lilin:这一点在Bitcoin开创的Crypto世代,以传统想象不到的速度实现了。Crypto的基本变革来自于金融基础设施的改变:清算时间从T+N到了理论上的1秒钟,使得传统需要投行介入的大宗信用交易,可以变成快速灵活流动性充沛的零售类交易;取消了时间的概念代之以块高,则无限的打破了全球时区带来的定价垄断。
Dee设想的7*24小时交易被充分的演进:从模拟世代的全球化交易,进入了真正的数字时代。其意义,类同于从模拟通讯网络到了数字通讯网络,尽管信号还是不太好,但LTE已经给出了前进的方向。人类只需要构想场景,无脑投资基础设施,而不再需要担忧多余的带宽可以用来做什么了。尽管每个时代总有爱操心的人存在。
DEE:”令人兴奋的领悟接连而来。任何组织只要能在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于遍及全球的任何地点保证、传输及处理以有规律的电子形式出现的交易,就可取得一个超乎我们想象的大市场 — — 世界上所有的价值交换都在其中进行。与之相关的必要技术亦已发明,该技术将在其成本按几何级数递降的情况下,以几何级数递增的速度加快其普及的进度。但这存在一个问题:没有银行能做得到,也没有大型的股份公司能做得到,甚至连国家都做不到。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想不出有哪个现行的组织形式能这样做。我凭直觉估算了一下世界上所有银行的金融资源,结果发现大多数国家的金融资源与之相比也显得相形见绌。因此,如果银行联系起来的话,就能做得到,但怎样联系起来呢?这就需要一个超凡的组织,以全新的方式将这些极端复杂多样的机构和个人联系起来。”
Lilin:Dee的技术局限性显然导致了他的过度乐观,如同黄金年代的物理学家宣称已经解决了所有物理问题。但预见性判断只有一个超凡的组织才能驾驭全球的广域交易,而非任何单一国家/机构。从过去将近15年的Crypto演进历史来看,根本在于全球化条件下,没有一个单一实体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偏偏在恰当的机缘下,Bitcoin出现了。
4. 组织
DEE:”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组织,连接一个由人们所共享的理论学习与经验学习所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以及联合关心制度失败并承诺为改善这种状况而尽一份力的各个阶层的个人与任何类别的团体。这个组织必须遵循所信奉的原则进行自组织,同时使自身成为混序组织的一个成功范例。这个组织的目的应该是发展、传播和贯彻全新的、更具混序性的组织的概念。如果这个全球性的组织能得到精心的构思与适当的筹建,它一定能有机地溶入它的劳动成果之中。”
Lilin:“混序”也许给出了未来DAO的前进方向,绝对的“去中心化”只意味着秩序的消解和不存在。永远需要明确风险责任主体,才是构筑“共识”、达成“共和”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DEE:”Dee绞尽脑汁,他清楚地知道,大多数公司采用的都是:他所厌恶的那种“命令与控制”僵化等级体制。现在他和他那“猴子式想法”将抛开这一切,直接切入公司本质:公司的核心是什么?Dee在回忆录中写道:“商业型公司或其他组织的本质就是理念,所有的机构不外乎就是不同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将各自的才智集合在一起。一个古老而权威思想将这个概念具体化为“社区”。“社区”, 哈哈,“社区意味着共同目标”。
这还意味着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共同的理念和原则,这些是否就是构成公司的理想基因呢?这些能够成为创立新的金融机构所需的象DNA一样的基石吗?
Dee看到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开始研究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和原则,这条路会指向哪里呢?几个小时后,Dee带着满脑子的想法去见他的同伴们。他说:今天我们不再讨论银行、金钱和信用卡;我们讨论理念,原则和共同的目标。……找到能将银行联合成自治组织的共同点,这个自治组织将如Dee预想的那样,发展成为数据清算机构。按照Dee描述的场景,在讨论理念和原则时,他和他的同事不像是谈论金钱和合作机构的四个银行家。他们似乎更象Thomas Jefferson、James Madison, James Monroe 和Alexander Hamilton讨论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事实上,Dee日后称他们的小团体为“Visa创建之父”。
“他和他的同伴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呢?”正如Dee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的,四个男人一起列出一个大单子:
第一条:这个组织由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成员间完全平等。任何一个成员没有控制权或特权;
第二条:所有成员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条:这个组织对所有合格成员开放;
第四条:权力、职责和资源应当被适当地分割和分享;
第五条:权力由所有独立机构平等享有;
第六条:尽最大可能,确保每一件事情都是自愿的;
第七条:这个组织应该自然变化,而不应当被迫改变;
第八条:管理机构之间是应当是平行、有弹性并且永久的。
Lilin:Visa的组建当然有赖于更加复杂的因素。但类似的创造性建构为何一次次的出现在以美国尤其是硅谷代表的现代性社会?(Visa的总部在SF,这是另外一个故事,可以再写一篇文章了。)
如同为什么Crypto的核心创新都没有出现在东方?原因并不落实在聪明、勤奋、资金等等,甚至不根源于所谓的“制度”,更不是泛泛的“人性”。“innovation”源于拥有足够“正当性”与“合法性”法统的“共识”,也就是所谓的“共和”republic。如果不愿意接受时间尺度上长期的看似没有进展、各种无效甚至愚蠢的争论吵闹、对立分歧,而是拿破仑/高欢式的快刀斩乱麻,就会陷入“僭主式”的“弯道超车”陷阱。以追求“效率”为优先的人群,不论有多么聪慧机敏、执行力过人,一旦决定性的走出了“激进主义”扩张和发展的这一步,就宿命式的失去了innovation源泉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加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本聪的退隐消失恰恰完美了解决了圣马丁/华盛顿问题,才有了之后的“涌现”。东方社会以今生今世甚至五年十年内的成就和财富作为第一优先级,那么就永远失去了到达innovation源头的机遇,遑论全球领导力和定价权了。这一点不仅解释了华人社会在Crypto世界的真实地位与长期定位,同样可以解释过去四十年所有“自主创新”的迷梦,今天风起云涌的国产LLM们又再一次走上了红旗/龙芯前辈们的道路。当然,他们有不同的盈利模式:)
DEE:如果提炼出他们的精髓,他们基本理念和原则是:
“合作”、“合伙”、“程序民主”、“平等”、“权力共享”、“开放”、“信任”,即社团精神。
Dee感到开心,他和他的同事描绘出愿景,以及指引愿景实现的原则:创立一个民主、自治的银行合作组织,银行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共同管理和清算发生在全球任何地方的信用卡交易。短期内,合作组织可以处理美洲银行卡交易,但长远来说,他可以发展成为Dee所描绘的样子:全球领先的数字交易处理系统。
Dee相信新的合作组织将不会被美洲银行或其他任何某个银行控制。相反,他是在共同信任基础上运作的合作机构,人们以及各自的银行基于共同的利益和收益走到一起 — — 更大的收益是他们的顾客和社区。其他人也基本同意Dee的想法,因此,还有一个原则,尽管没有明确声明,但已印在他们的理念和原则中:“独立”
Dee清楚地知道:关系网络与专家资源的融合(即构建Visa社区,而不是任何硬件或软件,或任何交易量或成员利润的指标)将会对其终极目标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2022年7月16日,Dee在他93岁的年纪与世长辞。
故事则远没有结束。
即便是在故事的开始,也有另外一条隐秘而荣光的伟大线索。那个开创了BOA美国银行的意大利人:传奇A.P.GIANNINI。
2018年的7月21日,我在旧金山开会,偶遇555 California Street。
传奇已经离开,传奇永不落幕。
过去十年,认识了很多全球顶尖/或者至少被称为一流的经济学家,还有大量Crypto从业的领导者/专家们,发现绝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搞清楚“清算”和“结算”的区别,恰恰又都以“支付”来代称。无数世代的人,都会忘记了“学习”的真意:如同不回到科学史则无以谈科学的演进,不回到支付清算和货币的历史,也同样无法真正了解Crypto变革的伟大意义和征程上的荣耀石碑。
好在我和我的伙伴们没有忘记这一点,“理念的力量”不同于需要充值的“信仰”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方可始终。好在过去五年,一个健壮、稳定、可扩展的公共账本基础设施和几乎所有的周边工具/技术中间件都已完成并经过了实际考验。
基于此,面向业务的支付清算迫在眉睫,如同2005–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前夜,新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就在路上,意味着新的全球化2.0及其商业浪潮昭然若揭。2023年即将全面揭开帷幕,是为全球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序章。
目前,Lilin 正在构建全数字化公共基础设施PlatON,践行他信念的力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